一、索马里猫有几种颜色?
颜色有栗银白色、棕红色、深红色、蓝色、银乳黄色、淡紫色、蓝银白色、银白色、巧克力银色等十一、二种之多
索马里猫,(Somali )(索马利猫)大小中等,外表有王者风度。形似阿比西尼亚猫,但被毛为半长毛。体重:3.5到5.5公斤。活泼,但不热情过度。生命力顽强,温顺,性情温和,很贪玩,情感丰富,非常需要主人的关注,但较阿比西尼亚猫的占有欲弱。
二、埃塞俄比亚民族分布?
主要民族和分布:
阿姆哈拉族
阿姆哈拉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使用阿姆哈拉语。总人口2200万,占全国人口27%。阿姆哈拉人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就创建了著名的阿克苏姆帝国。
阿姆哈拉人
阿姆哈拉人是定居农业民族,传统的粮食作物是苔麸,为埃塞俄比亚高原特产,产量极低。以苔麸为原材料的“英吉拉”是阿姆哈拉人的日常主食。农户在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同时也饲养牲畜,畜牧业在阿姆哈拉地区有重要地位,
阿姆哈拉人虽然论人口仅是全国第二大民族,但一直扮演实际上的主体民族角色。阿姆哈拉人的文化是埃塞俄比亚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阿姆哈拉人及其同源民族提格雷人的历史构成了埃塞俄比亚历史的主要部分。
提格雷族
提格雷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提格雷州,人口占全国7%。提格雷人与阿姆哈拉人同为古代阿克苏姆帝国的后裔,两者同被称为阿比西尼亚人。提格雷地区是阿比西尼亚人的发源地,阿克苏姆帝国征服埃塞俄比亚高原后,一部分阿比西尼亚人南下,成为了阿姆哈拉人的祖先。另一部分留守北部山区,是为提格雷人的先祖。提格雷人所使用的提格雷语同阿姆哈拉语相近,文化、民俗也与阿姆哈拉人大同小异。
奥罗莫族
奥罗莫人主要分布于埃塞俄比亚中南部地区,使用奥罗莫语,属于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奥罗莫族是埃塞俄比亚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全国人口的35%。奥罗莫人过去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虽未形成同一个国家,但有较严密的社会组织形式。
索马里族
索马里族是索马里的主体民族,也是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少数民族,使用索马里语,属于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主要居住在东部与索马里接壤的欧加登地区。索马里族信奉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沙斐仪学派,家庭婚姻遵循伊斯兰教法,允许一夫多妻。男女均行割礼。索马里人是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严酷的沙漠地区,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骆驼、长角牛、羊及少量马匹。
阿法尔族
阿法尔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州。使用阿法尔语,属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由很多部族组成,大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阿法尔人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建立过很多苏丹国,至今阿里·米拉苏丹仍是阿法尔人的传统领袖。
锡达莫族
锡达莫人是埃塞俄比亚南方人民和民族州人口最多的民族,使用锡达莫语,属含闪语系库希特语族。主要分布在阿巴亚湖东部和东北部,阿瓦萨湖东部和东南部一带。奥罗莫人大迁移前,锡达莫族是埃塞俄比亚南部的主体民族,如今锡达莫人居住的地区是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奥莫山谷原始部落
位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东非大裂谷附近有一个名为奥莫山谷的地方,这里居住着40多个原始部落,人口超过20万[2] ,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西部落、卡鲁部落、阿尔伯莱原始部落及大三尼奇四大原始部落。[5] 这些部落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1980年奥莫山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唇盘族
奥莫山谷的莫西族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原始部落之一。莫西女人把下嘴唇拉长透空,用泥做成的盘子填充支撑,把嘴唇撑得很大,形成“大盘子嘴”的奇景。因此,他们又被称为“唇盘族”。他们是是游牧部落,据估计人口在6千至1万人之间。
三、埃塞俄比亚国家介绍?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英语: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简称埃塞俄比亚(台译衣索比亚),位于非洲东北,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具有3000年文明史。公元前后建立阿克苏姆王国,10世纪末被扎格王朝取代。13世纪,阿比西尼亚帝国兴起,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89年,意大利殖民者同绍阿国王签订《乌西阿利条约》,1890年,意将占领区命名为“厄立特里亚”。1896年,埃塞俄比亚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1950年12月,联合国将厄立特里亚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74年9月12日,一批少壮军官发动政变,废除帝制。1993年4月23日~25日,厄立特里亚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公决,99.8%的民众选择独立。埃塞过渡政府接受公决结果,承认厄独立。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1995年5月举行首次多党选举。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非盟总部就设在其首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