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文卷毛猫荆州(孙霄兵十首诗词?)

时间:2023-05-17 18:14 点击:221 编辑:admin

一、孙霄兵十首诗词?

孙霄兵近体诗十首

七言律诗 悼慕尼黑戴继强参赞

我之西学已塌天,耄耋谁凭问圣贤。

危阁笑谈灯吊颈,新章泪赏笔插肩。

德文源自思如海,汉语本来韵似泉。

欧亚译书怎相见,音容旧照涕流笺。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晨

七言律诗 立冬南行

晨光弥漫洒征尘,落荚残花满路金。

为报倾城朝夕爱,敢酬谋国百年心。

山河晚照松枫舞,风雨夜鸣钟鼎音。

海岛苍烟虹未起,帝都碧阙血深沈。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七日

七言律诗 游中国悼金庸

经年已是历穷途,天下才华彩笔殊。

人世从来稀岁月,情仇每日渐江湖。

九州著作千夫立,万代王朝百姓枯。

英雄惜别风云诀,夷夏再无剑侠书。

二零一八年十月三十日于京北

七言律诗 秋日南飞感怀(折腰体)

人生不苦不知难,血染诗篇泪染颜。

劫后青春无处悔,梦中家国有时艰。

万里云程皆是海,百年恩怨已成山。

相思泣尽天涯旅,风雨书声留世间。

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一日于三亚至昆明

五言律诗 国庆京东游

紫气蓟门堞,白云神峪堂。

逍遥山水碧,摇曳柿槟香。

国运集今古,民生诰典章。

烽台垂栈道,羽骑望渔阳。

二零一八年十月一日于怀柔蓟县途中

五言律诗 中秋过川皖鄂渝鲁

有感时事,维京蛮裔,无礼同胞。道德法律,诸国大同。人间礼遇,华夏精粹。孔子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赤县高台上,圣贤万古寒。

湖星带秋水,海日满东山。

宗庙血缘谱,诗书家国翰。

蛮荒风雪地,礼义惜凋残。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于烟台

五言律诗 秋游浙苏沪滇湘鄂粤

长江霖雨落,高峡雾岚来。

岁月燃灯笔,风云人尽才。

登高赋沧海,望岳展襟怀。

华夏苍生路,渐随霜叶开。

二零一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五言古诗 自宁夏飞山东游梁山

晨晖起银川,夜雨滴泰安。

青峰虹作谱,绿树云为冠。

痛饮黄河曲,醉卧贺兰山。

一世英雄骨,衰飒华夏间。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七言律诗 孟夏游泗州

楚虞姬与汉戚姬均葬于汴水侧,近大泽乡、霸王城、垓下围。汴泗河道交错,隋建通济渠,元开大运河,今修高铁站。唐白香山长相思词: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泗县中学树品德廊,诵宪法课。观之感慨。

汴泗城楼云水丰,中原烟雨济淮东。

隋皇彩帜舞龙脉,元帝金鞭铁马功。

虞戚裙裾珠玉紫,项刘剑鼎血脂红。

少年吟唱千秋法,呼啸高车华夏风。

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二日

七言律诗 荆州赴中华诗人节

荆州,楚故郢都。前278年,白起拔郢,屈子投江,楚王迁陈。1571年,邑人张居正幼名白圭执政。今为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名节在荆州,浩荡诗魂万古流。

沉郁情怀屈原赋,苍生功业白圭楼。

郢陈风雨故都梦,楚汉烟云壮士秋。

香草美人吟诵畔,雪涛涌动夕阳舟。

二、晋朝怎么灭亡的2021?

晋朝灭亡的原因是朋党之乱,刘裕灭晋建立宋。

晋朝灭亡的过程:

刘裕掌控朝廷,荆州刺史刘毅忌妒,意图举兵。412年刘裕抢先讨伐之,刘毅兵败自杀。谯蜀为东晋叛将谯纵所建。在405年时,益州刺史毛璩率军讨伐江陵桓振,蜀军不愿远征,便推谯纵为主叛晋。随后攻陷成都,杀死毛璩,谯纵也自号成都王。

408年晋廷派刘敬宜率军讨伐但失败。413年刘裕派西陵太守朱龄石率军西伐,攻占成都。谯纵败退自杀,谯蜀亡。卢循为孙恩继承人,桓玄为安抚之任为永嘉太守,但他仍不断袭扰沿海。404年卢循由海路攻占广州,隔年晋廷为安抚而命他为广州刺史。

410年卢循趁刘裕北伐南燕之机,与其姐夫徐道覆分二路北伐,合溃刘毅于桑洛州,乘势攻入京师建康,史称卢偱之乱。此时刘裕已赶回,卢循和徐道覆发生内讧,卢循久攻京师不破,撤守寻阳。10月徐道覆进攻江陵,为守将刘道规所败。

12月卢循败于晋军,退守广州。411年刘裕派兵击杀徐道覆。卢循最后于交州被交州刺史杜慧度歼灭,投水自杀,至此乱事平定。刘裕消灭若干异己后,为了名正言顺称帝,先后发动两次北伐。当时南燕慕容超屡屡入侵,409年刘裕率军伐南燕。

于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擒杀慕容超,南燕亡。而后因卢循叛乱,刘裕回师。后秦因为屡遭夏主赫连勃勃入侵,国势大衰,幼主姚泓初立。416年12月 刘裕再度北伐,连克许昌、洛阳 。隔年刘裕兵分两路围攻关中,最后攻破长安,后秦亡。

但于该年冬天,留守京师的刘穆之突然去世,为免朝廷生变,刘裕不得不亲返。他命其幼子刘义真同王镇恶、沈田子等诸将防守长安,后来诸将内哄,夏主赫连勃勃率军攻击 [59] 。417年冬刘裕命刘义真等将领率军东归,遭夏军追击,元气大伤,至此北伐结束。

关中失守后,刘裕开始积极谋取帝位。同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其弟德文,为晋恭帝。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

三、1985中国杰出历史人物?

1985年中国杰出历史人物:华罗庚

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却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虽然因病左腿残疾,但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当他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英国的两年之中,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他的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数论。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华罗庚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