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丝熊长什么样?
金丝熊(英文名为Sun bear)是一种身体小巧、外貌独特的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其主要特征包括:
1. 外形:金丝熊的身体短小,身长在1.2-1.5米之间,肩高仅有约70厘米。前腿比后腿稍短,腿上有锋利的爪子,便于攀爬。全身被黑色到黄褐色的短毛覆盖,胸部有带状的淡色斑纹。
2. 头部和面部:金丝熊的头部圆形,有明显的耳朵和鼻子。其嘴巴饱满,牙齿尖锐,适于啃咬。面部由两条明显的白色纹路分开,从眼睛前沿延伸到鼻子部位。
3. 习性:金丝熊喜欢独自行动,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选择在树洞或地里休息。食性广泛,以昆虫、果实和小型脊椎动物为主食。
总之,金丝熊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小型熊科动物,是东南亚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之一。
二、基围虾的生活环境?
基围虾主要栖息在泥沙质或砂泥质底海区。
温度:适温范围为12-337℃,尤以25-28℃更为合适。
盐度:可在比重为1.004-1.025之间的水体中生存。
酸碱度:生存ph范围为7-9。
溶氧量:幼虾和成虾的窒息点分别为1.64mg/L,0.3-0.61mg/L。
基围虾体色为土黄色至棕褐色,游泳足为红色或棕色。身体表面除开脊、边缘部分及腹部两侧前下方外,覆有短毛,且体表布有较多黑点。雄性基围虾额角平直,呈尖刀形,雌性基围虾额角末端略上弯。上额角共6-9齿,下额角无齿,腹部1-6节背面具有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步足具座刺,但小于基节刺。雄性基围虾的交配器顶端较尖,基部较宽,腹面呈三角形,而雌性基围虾的交配器前、中突,近长形。性成熟时,体长约为10-15.5cm,最小个体为8cm,体重约为7g。
三、中国狒狒种类?
狒狒 灵长目猿猴亚目狭鼻组猴科的1属,通称狒狒。是灵长类中次于猩猩的大型猴类,体长50.8~114.2厘米,尾长38.2~71.1厘米,体重14~41千克;头部粗长,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齿长而尖,具颊囊;体型粗壮,4肢等长,短而粗,适应于地面活动;臀部有色彩鲜艳的胼胝;毛黄、黄褐、绿褐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较深;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则较短。共5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个别种类也见于阿拉伯半岛。食性为杂食
四、长毛金丝熊和短毛金丝熊哪个好养?
短毛金丝熊好养。
金丝熊长毛比短毛好,因为长毛需要在平时花很多时间打理毛发,特别到了换毛季,长毛金丝熊的毛发会很不好打理。不过无论长毛还是短毛,金丝熊都是很温顺的,它们不会轻易攻击人,也不太会记仇。在饲养金丝熊时,注意先培养它对你的好感。
五、瓢虫的特点和习性4条?
瓢虫,别称为花大姐、胖小、红娘,为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一种鞘翅目瓢虫科且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常被用来以防治蚜虫、蚧、螨等害虫。 瓢虫的成虫体长约数mm至1cm,体型呈半圆球状,脚与触角短小。体色有黑、赤、橙、黄、褐色等艳丽的色彩,身体上的图样也会因为种类的不同而多变。
特点
瓢虫概体圆卵形,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体色美丽,玲珑娇小。翅鞘橙红色,体表较硬,有外骨骼。瓢虫科之一种,又名“七星瓢䖬”、“七星花鸡”,因背部像葫芦瓢又有七个斑点而得名。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系益虫,应予保护。年生4—5代,多见于田野、树林、果园,嗜食小型昆虫。性颇机灵,常跌落匿踪或擦飞而去。
习性
1、瓢虫的寿命在昆虫中是比较长的,大约在77天左右。
2、它们主要是以蚜虫等虫类的卵或者幼虫为食,而且食量比较大。
3、瓢虫产卵的数量也是比较多,一年最多可达八代。
4、瓢虫喜欢较为温暖潮湿的环境。瓢虫属于一种典型的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因为它的主要食物都是一些害虫,尤其是蚜虫它对棉花的危害比较大。
六、昆虫记切叶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切叶蜂体大型或中型,黑色,偶有体色或腹部红黄色,体毛较长而密;口器发达,中唇舌长一般达腹部,下唇具颏及亚颏,上唇长,上颚宽大,一般具3~4齿,唇基端缘直或微圆;头部宽大,几乎与胸等宽。头及胸部密被毛,前翅具2个等大的亚缘室,爪不具中垫,一些种类雄性前足跗节宽大而扁平,浅黄色。腹部宽扁,雌性腹部腹板各节具整齐排列的毛刷,为采粉器官,雄性腹部第7背板具小齿状凸起或表面凹陷;腹部背板被毛或背板端缘具浅色毛带。雌蜂具螫刺,但不主动攻击,很少用它,螫人时只会引起一点疼痛,有利于饲养。雄蜂不具螫刺。
生活史
切叶蜂寡食性或多食性,独栖性生活,1年繁殖1~2代。切叶蜂分雄蜂和雌蜂2种,春季雄性切叶蜂先于雌蜂出房,出房后在未出房的雌蜂巢穴上方盘旋飞行,寻找雌蜂交配,雄蜂交配后在几日内死亡。雌蜂有产卵繁殖后代的能力,也是主要的授粉者,雌蜂交配后从事筑巢、采集和培育后代的工作。
雌性切叶蜂大约在3~4月份出房,出房后即与等候在巢穴周围的雄蜂交配。通常,雄蜂可与几只雌蜂交配,而雌蜂只交配1次。
交配过的雌蜂在数日内选定巢穴,并在将巢穴清理干净后开始采集、筑巢和产卵。筑巢时,切叶蜂到其喜爱的植物(如玫瑰、杜鹃花、紫荆等植物)上,用上颚在叶片上咬切下直径约为20 mm的圆形叶片,带回巢穴后卷成筒状并将其一端封闭形成巢室。接着,切叶蜂开始采集花粉和花蜜,将花粉和花蜜混合成蜂粮贮于巢室内。当巢室内蜂粮1/2~2/3室时,切叶蜂便在蜂粮上产下1粒卵,然后再另切3~10片圆形叶片封闭巢室。第2个巢室直接筑于第1室上,直至巢穴或巢管造满巢室。 当巢穴筑满巢室后,用或叶片、树脂、木块、泥土封闭巢口。
1只雌蜂1个生活周期是60 d,可产30~40粒卵,完成筑巢和产卵繁殖后逐渐死亡。
产在巢穴中的卵经过2~3 d孵化成幼虫,幼虫取食巢室内的蜂粮不断发育成长,历期约14 d。然后以末龄幼虫冬眠越冬,翌年春季化蛹羽化。一般地,雌性切叶蜂约在化蛹后5~7 d羽化成虫出房,雄性切叶蜂约在化蛹后5 d羽化。
一般地,1个巢穴中培育的雌蜂约2/3,雄蜂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