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六大城市群是哪六大?
世界六大城市群,分别是: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二、世界城市按人口排名超又城市有多少?
世界城市前9位都超过2000万,按人口的排名如下:
1. 日本东京:3739万人
东京是位于日本关东地方的都市,狭义上指东京都、或东京都区部,亦可泛指东京都及周边卫星都市群相连而成的“首都圈”。东京都人口数达1394万,首都圈的人口数将近3800万,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都会区。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并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2-印度德里:3029万人
德里(也称为印度国家首都辖区)位于印度中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也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它的人口约为3029万人,这些数字通常包括城市人口,以及邻近的郊区。
3-中国上海:2705万人
上海的数字还包括郊区。它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五十年前,它有大约4,28万居民;现在人口数字在城市地区激增至2700多万。上海也被称为东方明珠。
4-巴西圣保罗:2204万人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全球十大都市区之一。显示的数字包括居住在其郊区的人们。在1950年,只有大约233.4万居民,因此在五十年之内,它的数量增加了近十倍。
5-墨西哥墨西哥城:2178万人
墨西哥城人口将近2200万,是墨西哥的首都,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西班牙语城市。1950年,其人口不到350万。
6-孟加拉国达卡:2100万人
达卡这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位于南亚,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它位于布里甘加河(Buriganga River)旁,五十年前,其人口仅为335,760,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
7-埃及开罗:2090万人
开罗是埃及最大的城市和首都,也是中东和非洲最大的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附近。
8-中国北京:2046万人
中国首都北京人口超过2000万,这个数字可能会增加,据人口普查,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从13,569,194增至19,612,368。
9-印度孟买:2041万人
孟买位于印度西部海岸的Ulhas河,与阿拉伯海接壤。尽管它的发展速度不及其他城市,但它曾经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它的密度约为每平方英里73,000人。
10-日本大阪: 1916万人
这个城市位于日本的关西地区,被认为是日本的“文化中心”。大阪也是该市所在县的名称,并且是日本第二大都会区京阪神(Keihanshin)的一部分。大阪市1960年的人口为7,005,284,自2015年以来,其年度人口变化一直相对稳定,约为-0.14%。
三、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
数据显示,目前共有重庆、北京、上海和成都四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其中前三名均为直辖市。
重庆以3205.42万人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一位。当然,重庆总面积达到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小省份。分区域看,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为2112.24万人,占65.90%,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1034.35万人,占32.27%,主城新区常住人口为1077.89万人,占33.63%;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常住人口为806.46万人,占25.16%;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常住人口为286.72万人,占8.94%。
需要说明的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其中主城都市区面积达2.87万平方公里,是成都的2倍、北京的1.75倍、上海的4.53倍、广州3.86倍、深圳的11.7倍;中心城区面积为5472平方公里,是上海的86%、广州的73.6%、深圳的2倍多。
可见,重庆的主城都市区类似于都市圈的概念,即使按照最严格的中心城区范围来看,目前重庆也是城区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不过,总体来说,重庆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仅远小于京沪中心城区人口,而且与广深也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增加4.73个百分点,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增加6.42个百分点,主城新区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减少1.69个百分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减少3.84个百分点;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减少0.89个百分点。
中心城区人口占比大幅上升,也凸显了各地人口流动的一大趋势,即人口由中小城市、农村地区向中心城市集中,在大多数省、自治区,人口向强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强市集中,而在重庆这样的一个总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的直辖市,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区集中。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重庆本身就是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化进程还在高速推进,重庆下辖的县和远城区人口继续向主城区集中,这是未来比较长时间内的必然现象。
重庆之后,上海以2487.09万人位居第二,北京以2189.31万位居第三。两市近十年来人口增量都未进入前十,这是因为京沪两个超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大,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两城人口在2014年前后达到高峰后,2015年以来增长缓慢。
这三大直辖市之后,副省级城市成都的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达到2093.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增加581.89万人。资料显示,成都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若看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也与北上广有较大差距。
深圳收紧落户门槛
华南的两个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离2000万人口大关的距离也不远。七普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为1867.66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597.58万人;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56万,较2010年新增了714万,其中深圳近十年新增人口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产业环境、人才政策都比较好,这些年落户政策在四大一线城市最松。同时,深圳是高新产业最发达的城市,高新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
不过在大量人口流入之下,深圳目前的承载力也逐渐趋于饱和,特别是住房、教育、医疗的短板较为明显,深圳的公共设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同时,深圳本土土地面积为1997平方公里,同为一线城市,深圳的面积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或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扣除山体等生态控制区域,深圳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已经基本饱和。
6月1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点是,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这意味着未来15年,深圳的人口增长空间将不足150万。
与此同时,在当前各大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都在放松落户政策的情况下,一线城市深圳提高了落户门槛。此前5月25日,深圳市司法局官网发布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