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雀猫 喜马拉雅猫图片(什么鸟又有蓝色又有青色又有黑色又有黄色?)

时间:2023-05-08 14:27 点击:197 编辑:admin

一、什么鸟又有蓝色又有青色又有黑色又有黄色?

蓝绿鹊(学名:Cissa chinensis):中型鸟类,共有5个亚种。体长36-38厘米。尾长,嘴、脚红色。通体羽色主要为草绿色,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向后延伸到后颈,在绿色的头侧极为醒目。两翅栗红色,内侧飞羽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尖端。尾绿色,具黑色次端带斑和白色尖端。

性隐蔽,以小家族群栖于原始林及过伐林和次生林高大的乔木中,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常闻其声但不见其身。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二、青鹧和释魂鸟是不是一种动物?

青鹧就是释魂鸟,又叫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又被称为赤尾山鸦、长尾山鸦、长山鹊等,是一种大型鸦类,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印度等等地区。它们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7月,雌鸟每窝大概会产3到6枚卵,孵卵由雌鸟和雄鸟共同承担。

三、阿里地区三大圣湖?

西藏阿里地区三大“圣湖”,指的是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措”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

玛旁雍措,一般指玛旁雍错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

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

羊卓雍措,有的人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因其像珊瑚枝一般,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主要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段在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之间,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四、蓝绿相间的鸟叫什么?

蓝绿鹊中型鸟类,共有5个亚种。体长36-38厘米。尾长,嘴、脚红色。蓝绿鹊的整个头和颈草绿色,头顶有长的羽冠,垂伏于头上、草绿色,从额基和眼先起有一宽的黑带贯穿两眼,并向后延伸到后枕相连。

色彩艳丽,身形匀称,通体红蓝黑绿相间,美艳无比。

人工圈养和动物园饲养的蓝绿鹊,其羽色会由黄色褪变为蓝色。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集成3-5只的小群。叫声粗犷、洪亮,较为嘈杂。

性隐蔽,常闻其声但不见其身。

主要以鳞翅目、膜翅目、甲虫、蝗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小型脊椎动物。觅食主要在树上,也在地上和灌木上觅食。

爱美爱干净的天性,经常跳入水中爽爽的洗个澡。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也出现于落叶阔叶林、次生林、竹林、橡树林和开阔的林缘灌丛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树上。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举报/反馈

全部评论

五、常见的黑色的鸟有哪些?

陆禽类:黑琴鸡, 黑嘴松鸡。

游禽类:凤头潜 鸭,黑海番鸭,斑脸海 番鸭,骨顶鸡。

攀禽类:黑啄木鸟。

鸣禽类:乌鹃,噪鹃,棕雨燕,塔尾树鹊,大嘴乌鸦,小嘴乌鸦,秃鼻乌鸦,寒鸦,红嘴山鸦,黄嘴山鸦,丛林鸦,家鸦,黑卷尾,鸦嘴卷尾,大盘尾,发冠卷尾,小盘尾,乌鸫,八哥,鹩哥,黑短脚鹎,黑百灵,金枕黑雀。

猛禽类:黑兀鹫,林雕,乌雕。

涉禽类:黑鹳。

黑卷尾(学名:Dicrurus macrocerc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全长约30cm。通体黑色,上体、胸部及尾羽具辉蓝色光泽。尾长为深凹形,最外侧一对尾羽向外上方卷曲。栖息活动于开阔地区,繁殖期有非常强的领域行为,性凶猛,非繁殖期喜结群打斗。

主要取食昆虫。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在开阔地常落在电线上。数量多,常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动作敏捷,边飞边叫。主要从空中捕食飞虫,主要以夜蛾、蝽象、蚂蚁、蝼蛄、蝗虫等害虫为食。分布范围是伊朗至印度、中国、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山鸦是一种今鸟亚纲 、脊索动物门动物,3种嘴下 曲,形似鸦 的鸟。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鸦科(Corvidae)的有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 即普通dao山鸦),分布自不列颠群岛到中国的海岸峭壁和多石的高地上;黄嘴山鸦(P. graculus, 即高山山鸦)分布在摩洛哥、西班牙到喜马拉雅 山脉的高山上。

这两种长约38公分(15寸),蓝黑色,有光泽;红嘴山鸦嘴红色,黄嘴山鸦嘴黄色。均群居,鸣声如哨,善飞。

澳大利亚森林的白翅山鸦(Corcorax melanorhamphus, 即黑嘴拟鸦)属鹊鹨科(Grallinidae),外形几与鸦科的山鸦相同,但翅上有白色块斑,嘴黑色,不那么强有力。成群在地上跳跃地觅食。在树的高处筑泥壁的巢,合作营造和共同使用。

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体重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

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乌鸫是瑞典国鸟。

黑百灵(学名:Melanocorypha yeltoniensis),是百灵科百灵属的一种,是全面迁徙的候鸟,分布于芬兰、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亚、蒙古国、奥地利、德国、俄罗斯、乌克兰、瑞典、土库曼斯坦、黎巴嫩、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希腊、吉尔吉斯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比利时、马耳他和意大利。

全球活动范围约为2,09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黑百灵的平均体重约为60.0克。栖息地包括温带草原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

黑百灵是一种小型鸣禽。嘴形甚厚重。雄鸟易辨,通体黑色。甚喜迁徙,繁殖地不断地更换。栖居多草的干旱平原。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

黑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中型鸟类,体长22-26cm。嘴鲜红色,脚橙红色,尾呈浅叉状。羽色有两种色型,一种通体黑色,另一种头、颈白色,其余通体黑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

主要生活于海拔500-1000米山林高大乔木上以及随季节变化发生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现象。活跃在树冠上,到下木间活动是很罕见的现象。叫声多变不一,经常仿猫叫声。杂食性,主要以果实(如无花果等)和昆虫等为食。分布于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以南各省等地。

六、嘴尖长尾偏黄是什么鸟?

长尾阔嘴鸟(学名:Psarisomus dalhousiae)是雀形目阔嘴鸟科的鸟类,体长约25厘米,是绿色阔嘴鸟。形长的楔形尾蓝色,喉及脸黄色,顶冠及颈背黑色。两翼黑并具显著的蓝色斑块。头顶具蓝色小点斑,眼后有一黄色点斑。亚成鸟多为绿色。结群活动于森林中层,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多静栖于林下荫湿处的灌木或小树上,不善喉鸣和跳跃。食性以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为主,也吃小型脊推动物和果实。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地带、中国南方、东南亚、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